这几天基本没怎么去学习新的知识,把电商网站做完,听了三节李参老师的R系列私房课,然后把《自控力》这本书基本看的差不多了。
最有感触的大概就是为何善行之后必有恶性这一章了。因为和自己再贴切不过了。
1.善行背后有恶性,在自我感觉良好中放弃自控
花了四个小时的路程去面试,下午可不可以稍微放松一下看个电影~?
刚考完试要好好放松一下,恩,今晚不学习了,和朋友出去玩去~
上了一个星期班好累,今天不想运动了,明天再补把~
这样的想法无数次出现在大学四年以及工作的时光中。
我们总是把进步当做放松的借口。你觉得你在一个方面努力了,另一个方面就可以放松一下。然后这样的想法恰恰就会阻碍我们完成最后的目标。
或者想想自己有没有说过这样的话,虽然我没有达成目标(失败了或者别的),但是最少我努力了,而且在这个过程中收货了很多。是不是听着很熟悉?放大自己的努力,逃避失败这个事实。
在完成某个目标的过程中取得的进步,会刺激人们做出妨碍完成目标的行为。
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承认自己没有达成目标,找到原因,然后进行下一步行动。
牢记目标而不是进步
2.向明天赊账
想像一下这样的场景,你躺在床上,闹钟提示到睡觉的点了,可是正在跟朋友微信聊天,或者微博上正看到一个很搞笑的视频,然后你就想,一会再说。然后无数个一会过去之后,你发现定的早睡的目标达成不了了,然后就对自己说,明天一定要早睡。
或者经典的“明天开始减肥”。
我们总是错误的认为明天会比今天有更多的时间,或者你觉得今天做不好,明天可以补救。
然鹅实际上是:你今天不做的,明天也不会去做。你怎么过一天,就怎么过一年;怎么过一年,就怎么过一生。
其实明天和今天毫无差别,你想象中的明天是永远不会到来的,别以为明天自己就能成为superman。实际上,你明天只要能做的跟今天一样好就好了。相信实验的数据,自己不是多么伟大的人。
建议,计划不要太鸡血,多问自己一个问题,这个事情能坚持一年么?如果自问坚持不了,那就调整到可行的计划。同样的,我觉得如果你今天不想做某件事情,问问自己有没有本事一辈子都不做,没本事的话还是乖乖的做把。今天欠的早晚有一天是要还的。